故乡的味道作文

时间:2025-02-06 08:01:47
【精】故乡的味道作文

【精】故乡的味道作文

在平时的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说到作文,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,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,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。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故乡的味道作文,欢迎大家分享。

故乡的味道作文1

乌江是我的故乡,那里属于乡村地带。乌江街上的吆喝声、家长里短声随处可闻,灰色的瓦,斑驳的墙壁,高高低低的青石板路,一派古色古香的韵味,但最能吸引人的还是乌江的美食。

在故乡,流传一句话——“桥林的干子,乌江的豆腐。”豆腐在乌江当然是必不可少的。整条街上,放眼望去,一家家豆腐店坐落四方,一块块做工细致的鲜嫩而有韧性的豆腐令人馋涎欲滴,一个个好客的老板在店里热情地招呼前来品尝的客户。逢年过节,我们一家子就会回到乌江看望爷爷奶奶。这时,爷爷奶奶总会拿出新鲜的豆腐,为我烹饪出美味而又丰盛的大餐,我总是吃得满嘴流油,津津有味,脸上一副很享受的有趣样子。爷爷告诉我吃豆腐在这里寓意来年“都富”。

如果算上乌江全部的家乡味道,那豆腐仍是区区冰山一角,其中我最喜爱还是又大又美味的糯米肉丸子。记忆中,我和堂哥总会利用这软软的肉丸子做出千奇百怪,让大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道道蔡,例如肉丸子拌饭,酱灌肉丸子等等。我们最能大口吃肉丸子,小口喝饮料的时节固然就是过年了。过年时,家家聚桌共食年夜饭,我们吃的可爽了,甚至到了都吃饱了,但仍想再来几个肉丸子的那样继续热血沸腾一阵子。那滋味儿,美得无词可形容。

过年时,故乡还有一道菜必不可少,那是什锦菜!这什锦菜内涵丰富:荠菜、豆角、胡萝卜、豆芽、豆干、黄豆……色泽艳丽:青、黄、赤、褐……拌一拌,吃前浇上麻油!吃在嘴里,好不痛快!对于爷爷这个“酒王”来说,这只是一道下酒菜,爷爷总是边喝酒,边吃什锦菜,一副陶醉其中的样子。

故乡的味道,更是长辈对晚辈爱的味道。每周奶奶和我互相会通一次电话,关心一下对方,这种味道,甜蜜,温暖,沁人心脾,不细细体会就不易被感知,这才是家乡最好的味道。

故乡的味道,是美食的味道,是爱的味道,更是中国的味道。

故乡的味道作文2

故乡的味道酸酸甜甜,就像长在山上的野山楂,大颗大颗红透了,其中的滋味也令人难以忘记。我在故乡的回忆有很多,有喜有悲,我想着这些个回忆就像是山楂,又酸又甜。于是,故乡的味道在我的心里也就成了山楂的味道了。

一年金黄的季节,枯叶落了一地,我却是十分惊喜的发现在一座山的角落里长着一颗山楂树。山楂树可有些年头了,只不过在这藤蔓里被隐藏。当我发现这棵山楂树之后,第一时间就去叫上了我的伙伴们。

于是在那个午后里,我们几个小不点的就钻进了这些藤蔓之间,披荆斩棘的顺利到达山楂树之下。那一天,我们在水上摘了很多山楂,每个人的口袋里都转得满当当的。我们满载而归,回了家后,又各自纷纷从口袋里将山楂全都掏了出来。我们的收获果实得均分,这是我们伙伴们之间都有的默契。

我们瞧着放在地上的红色果子,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,每个人的脸上都喜笑颜开。当我们平均分完之后,也就开始享受起今天的收获来。只不过,我们之后一次性的吃得太多,算是真真体验了一把山楂的酸味了。

这次的采山楂是一次很有趣的活动,我的童年里也当然不只有这一件事。在故乡里成长的时光里,我与身边的伙伴们玩过闹过,我们之间的友谊也并不是一直都好好的。有时候我们之间也会吵架,也会闹得不愉快,也会有哭得稀里哗啦的时候。但是,这些时光都成了如今我最思念与不舍的时光。

故乡的滋味也在我的记忆中变得越发的浓稠起来,时光越久变得越甜,就算是野山楂的酸,也被裹上了一层糖,变成了一串冰糖葫芦,无比的美味。

故乡的味道作文3

小桥流水,多么美丽而诗意的景致,而你——老桥,就是故乡的代言人了!

你静静地卧在水面上,苍老的身影倒映水中。老桥,你宛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,阅尽人间沧海桑田,看清世间千变万化。

我缓缓走向你,伸出手轻抚你苍老的肌肤,你的皱纹一层叠着一层,我仿佛感受到了那来自远古的气息。蝴蝶顽皮地停在你的身上,为你苍老的身体增添了几分灵气。鱼儿在水中嬉戏,时不时还会跃出水面,溅得你满身水珠。你只是朗声笑笑,看着那些可爱的鱼娃娃淘气顽皮,心里高兴得不得了。鸟儿们也不甘示弱,停在你的肩上,为你唱着一支支婉转动听的曲子。你在风中,笑得更开心。

微风拂过,身旁的小草轻轻地抚着你坚硬的身子,花儿努力地散发着淡淡的花香,那香味儿沁入你的心扉,你轻轻地嗅了嗅,沧桑的容颜上增添了几分韵味。

最可爱的要数那些孩子,老桥你最喜欢孩子了。孩子们特别淘气,在你那已驼起的背上跑来跑去,从这头奔到那头,又从那头跑回这头。桥上四处洋溢着他们欢快的笑声。可你一点都不恼,孩子似的乐呵呵地笑!

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了一整天,蹲在你身旁,歇歇脚;你用身子撑着他们的背,让他们的疲乏瞬间消失。

归乡的游子赤足在桥面上行走,抚过你千年的沧桑。你承载了多少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,你解除了他们浓浓的乡愁,厚重而真切。

远离了城市的喧嚣,你挺立在这寂静的乡村,品味着自然之美与风俗人情。你承载了无数花儿的香,可爱孩子的笑声,晚归农民的休憩,游子的思乡情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

感谢我与你相遇,感谢你为我上了人生的一堂课。故乡的老桥,你深深住在我的心底。

故乡的味道作文4

重庆是我的家乡。家乡的味道是山间升起的一缕缕炊烟,是竹筒里飘出的一丝丝清新,是老屋院内爽朗的笑声,是田间地头引人的神秘。

重庆多山,满山遍野的竹林终年翠绿,清凉的晚风在竹林间穿梭,捎来淡淡的竹笋的味道。它不是江南园林中柔弱的秀竹,它挺拔高直,餐风饮露,浑身上下蓬勃着让人欣喜的野性美;它不是橱窗几台上的精致的竹雕,它自然舒展,柔韧矫健,用它做成的竹篓是人们最朴实的伙伴。

推开吱吱呀呀的木门,嬉笑着和门内的人打招呼。馋嘴的看家狗“胖胖”摇着毛茸茸的尾巴跑过来,这时开饭了。奶奶端来热气腾腾的汤圆,安详的笑容荡漾在轻轻起伏的皱纹上。桌子那边,爸爸大声招呼着大家夹菜,爽朗的笑声洒满小屋。我和表哥无心吃饭,夹起一块肉来逗“胖胖”。胖胖先是拼命摇着尾巴,等了好一会儿,终于不耐烦了,“汪”地一声大叫,吓得我和表哥手一松,肉掉在地上。我夹起一块煎得金黄的不知名的糕点,差点把牙粘掉。爸爸哈哈大笑,幸福的味道正在阳光里弥漫……

家乡的味道还有些神秘。菜畦间的“苦草”,总是有着类似艾叶的浓烈的药草味儿。我认识它,叶子像宝塔一样排列,爸爸告诉我,它是可以止鼻血的,我总想试一试。爸爸说,晚上山间有一种叫做“魑魅”的怪物,瞪着绿莹莹的眼睛。我问晚上去背白薯的奶奶,这是真的吗?奶奶点了点头,嘴角抿得紧紧的,好像白薯就是“魑魅”。那年我五岁,白薯在我的眼中,变得很神秘。

家乡的味道,是水 ……此处隐藏4470个字……。望着奶奶的双手,早已爬满皱纹,但做起肉丸来却如此灵巧。这,或是奶奶对传统的传承。

一颗小小的肉丸,都足以给身在他乡的游子心灵上的安慰。在后来的日子里,我尝各种各样的肉丸,却怎也找不到奶奶做的那种味道。夕阳西下,望着天边渐渐泛红,我不禁感慨道:这也许就是故乡的味道吧!

故乡的味道作文12

“吃!”随着泰的叫喊,传来一阵香味。不用说,是阿泰做的年糕,味道好极了。这个年糕是阿泰从她家乡带来的,我从小就很喜欢吃。

小时候不懂事。我整天都要和阿泰一起吃年糕,而且要一个接一个地吃。总的来说,阿泰会尽力满足我。有一次,可能是阿泰累了,可能是她想试探我,直接扔给我一个汤圆,笑着说:“你自己做吧!”我愉快地接受了挑战。我把它想象成玩橡皮泥,揉成兔子,做成小椅子。之后撒点粉。我以为我完了,就咬了一口。“啊——呸!”那是什么味道?一点都不香,粘在牙齿上。阿泰笑着说:“傻孩子,好看是不可能的。”另外,用油煎一下也很好吃。”于是我跟着泰又揉了一遍面团,直到它变得松软为止。接下来,阿泰在锅里放了一些油,年糕加热后,放进锅里。随着油锅里年糕的“滋滋”声,熟悉而诱人的香味立刻传遍了整个房间。阿泰又做了一招,马上把年糕换成金色的“衣服”,可以煮了。隔壁的孩子也闻着香味走过来。我们当时个子不高,只能踮起脚尖,勉强把下巴放在桌子上,一只手一只手。我们迫不及待地想把它放进嘴里。年糕,酥脆,有“咔嚓”“咔嚓”的味道,有饼干的味道。吃了之后很坚韧,嚼起来很硬,就算用手撕也不会碎,有点像口香糖。家乡的年糕最好吃的就是闻起来甜甜的,吃起来更香。有时候,一小块年糕不小心掉到地上,等着小狗把它叼走。那些经不起香味诱惑的“小馋猫”,可以马上弯腰捡起来塞到嘴里。

这一切,虽然只是回忆,但年糕的香味,一直在嘴里回味,一直在心里回荡。

故乡的味道作文13

转眼间,离开家乡已经五年了,但家乡的秀丽风景依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。

印象最深刻的,莫过于和外公外婆一起走在辅济桥上了。这座始建于宋代的浮桥和兰溪城相伴千年,承载了每个兰溪人的记忆,也让我的童年充满了欢乐。

浮桥下面流淌的是静静的兰江水。清晨,站在浮桥上眺望远处,欣赏兰江两岸的山峦秀色,苍翠的大云山犹如一块碧绿的翡翠。傍晚,浮桥就如同一条彩色的长龙,闪闪发光。这时,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来这里散步,我也最喜欢在这造型独特、人来人往的浮桥上蹦蹦跳跳。调皮的我总是要跳出“咚咚”的声音才肯罢休,这一个动作可把外婆吓得心惊胆战,她总会无可奈何地说:“再跳就要跳到兰江里了。”一边说一边又不得不赶紧抓住我的手。

顺着浮桥继续走,就可看见一座亭亭玉立的“兰花女”雕塑。“她”可是兰溪美的象征哦!每次经过“兰花女”的身边,我都会模仿兰花女手握兰花的模样,嚷嚷着要大人拍照。想必小时候的我就很爱美了吧。

朝着兰花女凝视的方向走过去,又看到一座悦济浮桥,这是通往北门的桥,桥的两边停满了船只,船只怎么来往呢?一直走到桥中间就会发现,浮桥的中段部分是可以移动的。每当有船开过来,中间支撑浮桥的船只就会自动让开,等船只开走之后又重新拼接起来,可好玩了。因此悦济浮桥被赞为“江南第一桥”。

每当夜幕降临,灯全部亮起来了。灯光映着水,水也倒映着灯光,再加上浮桥碧水,古老城楼,构成了一道诗意般的画卷,真是“松钭万树落花天,擘岸江风晓飒然。直到兰溪看明月,浮桥不锁待吟诗。”让人流连忘返。

我爱浮桥,也爱兰花女,她们处处散发着家乡的味道。

故乡的味道作文14

妈妈带我去饭店吃饭,眼前摆放着一大碗鸡蛋羹,嫩嫩的,好像轻轻一捅就会破。舀上一勺,放入嘴:嫩,滑,却少了一丝故乡的味道——只能从外婆的鸡蛋羹里寻找的味道。

外婆在烧菜上似乎颇有造诣,尤其是蒸蛋。别处的鸡蛋羹或寡淡无味,或调料味直逼喉口,经外婆之手蒸出的鸡蛋羹却总能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。洁白的瓷碗里,一抹淡黄反射着屋顶的白光,几颗或大或小的油珠沿碗边轻轻滑动着,最终合为一体。碗中央,是一撮沁人心脾的白绿色,像单调的夏日中忽现的一缕清风,往炎炎热浪中调入一丝清新。最简单的黄绿相间,却越发让人觉得口中生津。舀一勺送入口中,只觉鲜香滑嫩的鸡蛋羹瞬间沾满整个口腔,鸡蛋最本真、淳朴的香挑逗着每一个味蕾。

前不久回到故乡,外婆一见到我,眼角如同春风吹皱了的湖面,泛起层层涟漪。她立马钻进厨房。只见她从冰箱中挑出两个新鲜的大鸡蛋,又取出一只大碗,对准碗沿把鸡蛋往上一磕。蛋壳上闪出一条裂缝,外婆用两个大拇指轻轻一掰,蛋液便稳稳当当地滑进碗里。将碗倾斜着,外婆依靠窗边,有节奏地用木筷打着蛋液。微斜的阳光踮着脚从窗边探进头来,泻在外婆黑白相间的头发上,滑下她折得整齐的纯棉衣领,流过有些松弛的皮肤,落入那抹淡黄,像一味别样的调料,融进点点细泡中。外婆又从罐中挖出一小块猪油放入碗中,就准备进蒸锅了。

不一会儿,淡淡的蛋香味儿弥漫了整个屋子。我使劲一闻,天真地问道:“外婆,您做的鸡蛋羹为什么这么香啊?”外婆只是笑笑,摸摸我的头:“外面的厨师做蒸蛋,总是要用石灰,末了还要淋上两勺麻油生抽,再加入几点味精。这样鸡蛋就失去了最本真的味道,让人吃着发腻。这样光去追求外表的光鲜华丽,反倒有些舍本逐末了。”她顿了顿,继续道:“其实吧,做人也该是这样。”

夕阳西下,我独自坐在庭院里,看一缕炊烟缓缓绕上天空。轻抿嘴唇,依旧是那股淡淡的鸡蛋香,耳边,依旧萦绕着外婆的那番话。

故乡的味道作文15

每个人的心中,故乡似乎都有着一种独特的味道。而在我心中,故乡最美好的味道便是奶奶亲手做的小鳌馍。

不知从何时起,这种特殊的味道便挥之不去了。只记得那时,地面已被枫叶“占领”。我们怀揣欣喜踏上了回家的路途。

迈进老家的门槛,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兴奋地跑进客厅,并大声叫一声奶奶,而是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就不再动弹了。这可能是因为自认为已经长大变得深沉了吧!但在奶奶的眼中我还是那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啊!面对她的我寒问暖,我似乎并不领情。爸爸发现了气氛的尴尬就说道:“先吃饭。”

在餐桌上,气氛逐渐融洽起来,但奶奶却总是像小时候一样给我夹菜,我便又有些受不了,但就在我不由自主想要表现出不耐烦的时候,鼻子却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。那远远飘来的便是自己最喜欢吃的小鳌馍香味呀!奶奶也趁机在旁说道:“我知道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,快点吃吧。”是啊!多久没有再尝到奶奶亲手做的了?小时候自己缠着奶奶做小鳌馍的场景不失时机地又跳入了脑海。

当我张开嘴巴,吞下一块儿喷香的小鳌馍,那一瞬间我仿佛明白了什么,心中翻腾起了感动的波涛。

小时候的我总会在奶奶身后跟来跟去,一刻也不肯放过,简直就是奶奶的跟屁虫,还总是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。那时的我总是天真地认为奶奶便是这个世界最智慧的人。也总会在小鳌馍刚刚出锅后,不顾形象地用手直接抓着吃,而奶奶却并不阻止,还会乐呵呵地看着贪吃的我笑个不停,那一份呵护和纵容或许才是真正值得留恋的味道吧!

纵然我已经长大,将来还会老去,但从故乡飘来的味道却永远不会忘记。

《【精】故乡的味道作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